心靈小語1  

最近有個學員為了她的女兒非常煩惱,

因為她的女兒現在小學六年級進入了叛逆期,

開始變得非常不聽話,注重外表不願意穿她覺得不好看的衣服,

也嫌媽媽太囉嗦很煩人,跟大人講話沒禮貌,不然就是不回答,

在學校開始談戀愛,常常沒有和大人打招呼就不見人影,

學校下課後在外面晃蕩一陣子才去補習班,讓老師經常打電話到家中,

到了最近已經不願意去補習班上課,讓媽媽傷透腦經,

怎麼說、怎麼罵都沒有效果,依然故我,

由於爸爸長期在外工作,所以與媽媽及外公、外婆同住,

這種叛逆的狀態讓長輩們都非常感冒,

爺爺甚至懷疑這小女孩是不是生病,該帶去給醫生診察......

 

_SAM8418  

 

除了這位學員外,之前我們也碰過好幾個青少年叛逆的例子,

有個國中女生不但休學,

甚至因為母親不願幫她買遊戲加值而追打母親,

而另一個國中男生的案子則是成為說謊及偷竊的慣犯,

這些青少年共同的特點就是~

對嚴格管教他們而又溺愛過頭的父母有著忿恨不平的情緒,

尤其是平日與他們接觸最多的母親。

 

曾經這個國中的小男生問我:是否心中常有想砸毀東西的想法?

他說這樣的想法經常縈繞腦海,可見他心中有著多少壓抑的不滿~

 

_SAM8571  

 

在接觸了這些個案後,

我發現其實解決問題的關鍵並不完全在孩子身上,

他們所呈現的狀態只是反映了父母的對待方式,

這三個孩子都很聰明,他們的家庭狀態都有一個共通點,

那就是父母在情感和溝通上出了問題,

雙方在管教孩子上無法一致,

或者教導的責任落在特定一方身上。

 

母親為孩子做了太多,成了溺愛,

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無法養成責任感。

在他們小的時候,或許還可以聽話照大人的意思做些甚麼,

但到了叛逆期,他們渴望擁有自己的自由和尊重,

想掙脫父母的制約與責備,卻還學不會為自己負責任,

容易表現出暴躁、不耐煩、不搭理大人的狀態,

所以出言不遜,做出許多讓父母傷心的叛逆行為,

父母通常是對孩子付出最多,

卻也是最多囉嗦和責備與控制的人,

所以自然成為孩子抗爭的對象,

加上孩子到了青春期,

對同儕的認同、長輩的肯定,他們雖然說不出卻非常在乎。

他們正在"獨立"與"依賴"的掙扎階段,

青少年所面對的,除了他本身舊有的生理與心理的束縛外,

還有周圍成人所刻意營建的各種限制。

 

與其說他叛逆,不如說他徬徨,他們還沒有懂得如何表達意見;

他固執不服從,是因為還沒學會拒絕的藝術;

桀敖不馴,是由於實在沒有自信能獲得他人的接納,

他沈默不語,正是因為滿腹話語卻不知如何說出口;

他暴躁生氣對自己各種反常的表現,也感到內疚和自責,

但卻又不滿現狀,必須選擇反抗。

 

_SAM7868_副本  

 

我用朋友的角度問了這些叛逆期的孩子很多問題,

問他們為什麼做這些違逆母親的事?

他們多半沒有具體的回答,

能說的只是誰叫媽媽要這樣或者是藐視母親的話語,

他們無法說出自己內心更深的感受,

就像父母也無法將自己的軟弱和委屈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說出一樣,

他們的母親長期背負照顧和教養孩子的責任,

為了孩子他們犧牲無數的時間、體力、金錢和情感,

怕他們冷、怕他們餓、怕他們身體不健康、在學校被欺負等等......

卻換來孩子的厭惡與嫌棄,內心也有著很多的委屈,

如果遇上孩子誇張的行為,往往就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怒氣,

但結果就是造成雙方裂痕越來越大,更加無法體會對方的心情。

 

另外父母親也擔心孩子的脫軌行為會越演越烈,

但青少年正是自我觀念成形,思想啟發階段,

由於正在掙扎著長大,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角色認同,

但我們期望過去那種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育效果,

所以使用了絕對的壓制手段,但結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

更危險的是,我們把自己對他的影響力拱手讓人,

或許就會造成別人的可乘之機,

常常聽說國中校園有黑道介入吸收小弟,

利用的就是青少年在家得不到認同,

卻又急需外界接納肯定的心理狀態。

 

SAM_6841_副本  

 

面對青少年的叛逆,

父母親不要急著把問題都歸在孩子身上,

更應該的是去面對和省思過去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已不再適用,

試圖去逆轉或改變孩子現狀之前,必須要先自我成長、改變自己,

 

我們必須有更多的耐心~

不要不經思索就拒絕青少年的要求。

尤其是你以往習慣不予理會的要求,

也必須慎重考慮之後,

把它「當做一回事」的給予回應與討論,

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瞭您的看法。



只要與青少年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

即使是你覺得沒甚麼道理的意見,也應該認真傾聽並與他討論,

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感。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要求。

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應該用「我希望」或「我建議......」

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省思的思考機會。


要以對待成人的態度對待他,讓他感受被尊重,

除非在某些情況下他自動願意充當小孩。

對他表示永遠的支持與肯定,

特別是在青少年犯了嚴重錯誤之後,

應該給予他改正的機會,

對其改正的態度要抱持著肯定與支持。

另外父母親也必須經得起挫折,

孩子現在叛逆不是因為他們不愛你了、不需要你了,

而是他們在爭取自己的空間,

或許他們表現出來的是很負面的狀態,

常常會讓父母覺得很受傷、很難過,

但這個過程會過去,父母要受得起孩子對你的否定和打擊,

我認識的成人中也有因為叛逆期讓父母傷心,後悔不已,

他的自責反而造成他永遠只能活在父母的期待中,

無法為自己而活,生命變得更不自由與苦悶..........

 

SAM_6827_副本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學會包容孩子與你的不同,

以我自己做例子,我的父母是非常踏實與保守的人,

他們的規律與奮鬥確保了人生的平穩,

也因為他們的辛勞,才讓我們這些孩子生活無虞、長大成人,

但父母希望我們用他們的觀念生活

因為那是他們覺得安全少風險的方式.......

 

我在青少年時沒有經過叛逆期,

但學校畢業,工作後不久就離開父母在外居住,

因為我的生活方式與他們不同,他們忍不住會管東管西,

我所追求的生命意義因為無法確保將來的安穩,

所以得不到他們的認同..........,

我離開他們居住,或許也是一種叛逆,

像青少年的孩子一樣為自己爭取 空間。

 

其實他們的要求並沒有甚麼錯,

絕對是為孩子好,

但我就是我,我的人生不會與他們相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有著不同的生命歷程,

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不感謝父母的辛苦,

愛不會因此消失,只是彼此生命有不同風景而已,

所以"包容"在一份愛的關係中非常重要,

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不僅親子關係,在其他人際關係中也同樣重要。

 

面對孩子的叛逆的確很難很難,

父母要有更多關心更多諒解,卻不能放任與冷漠,

在親子關係緊張或孩子讓你憤怒傷心時,

不要忘了要用愛來支持你自己,

永遠記得被愛包圍時的感覺,

對愛的信仰能幫助你走過所有的艱難~

 

最後送上一句我的老師~

愛瑪成長藝術協會的創辦人所說的話:

愛是包容,是知道對方需要什麼,

並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