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德國人怎樣修復他們的古蹟這是1880的樣子 
在網路上看見這篇文章分享
並沒有標明出處,不知道是誰寫的,
不過讓我想起大學的時候去建築系修了一學期的建築史,
建築的美學潮流在過去跟整個時代風氣有著深厚的關係,
就如巴洛克的華麗風格不論在美術上亦或者服裝,建築等都漫延著,
彼此影響,不可能單獨存在....,
這是整體社會風氣和人心狀態的影響。
 
歐洲擁有悠久美學傳統,流傳著很多的藝術故事,
當初讀書背的要死的外國美術史幾乎都著重在那裡,
我們這麼努力才能記得住,但是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任何一個在路邊掃地的阿伯大概都能跟你說很多,
因為對他們來說那就像我們平常在看在聽的中國歷史故事一般,
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記得當初的建築史,老師也給我們看過一些其他地方的修復例子,
好比"羅馬競技場",他們修復的時候會保留新舊的不同痕跡,
從石頭的顏色上就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原本古蹟的石塊而哪些是新修復的,
讓人ㄧ目了然,清楚的知道歷史和現代的痕跡差異,
下面著篇德國人的古蹟修護也是如此,
新舊差異一看便知....,
而且他們晚上會在建築上打很美麗的燈光,真的是賞心悅目。
 
-----------------------------------------------------------------------------------------------------------------------
 
 
二次大戰德勒斯登被炸的面目全非,這個教堂也變成一片廢墟

 

這樣廢墟的狀況要是在台灣,要不然就鏟掉,不然就是原地保存廢墟狀態,

拜許多高科技知識和電腦的輔助,很多人希望能重建它,

重建也沒什麼了不起,翻翻舊照片,看看以前的設計圖,依樣畫葫蘆照樣蓋的出來,

但是精采的來了,德國人竟然想用這些被炸爛如廢墟的石塊重新擺回它原來的位置,

也就是原封不動的將教堂歸位,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阿,

於是他們就用電腦模擬出每一塊石塊被轟炸所散落的軌跡,

進而從廢墟中找到散落的石塊和他本來的位置,

每一塊石塊都仔細分類把所有的石塊分類清楚擺在教堂周圍 ,

 

 

然後整理完後才開始他的重建計畫 ,

 

 

當然大部分的石塊都已經消失殆盡,但是他們把所有遺留的石塊都用在教堂的重建上,

前前後後從分類到重建完成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

最後完成它的重建工作整棟建築新舊參雜,既保留原本的石塊,

也將整棟教堂修復完畢 。

 


不像台灣整修古蹟都是爛的全部拆掉直接換新的,整修完看起來的是新的一點古味都沒有,

很值得我們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